文學批評與「理想的讀者」

 

王璦玲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

 

     文學、戲劇與音樂一向是藝術領域中具有關連性的項目,而中國戲曲,則是此三者最佳的融合。多年來,我個人對於戲劇理論在中國戲曲史上之發展,與戲曲創作及批評在文學史、文學批評史上之作為,有不少省思;也希望加深目前學界對於中國戲曲美學與戲曲批評之研究,開拓新的研究議題、方法與視野。有趣的是,多年來在許多不同的場合,常有人問我,「文學批評」與「文學欣賞」有何差別?如果用最簡潔的方式回答,我會說:「文學欣賞」,是根據人自然賦予的能力去接觸藝術形式而獲得某種感動,是一種自然能力的發揮。至於「文學批評」,則是對於引起感動之來源及其所以產生感動之過程,進行知識性的分析。

         事實上,文學批評雖是針對已有的文學作品進行詮釋,有其屬於知識性探究之意義,然而它同時也是一種「創造藝術」。誠如加拿大文論家傅萊(Northrop Frye)所指出:「文學批評必須基於整個文學的實際,採用一種特殊的概念框架來論述文學。」依他的看法,批評的任務,「不只是為了追求一部作品原初之意義」,更重要的,是要「創造性地去研究它在不同的關聯域中的意義」。面對文學作品,文學批評工作者的「理解」與「詮釋」,是有其進程的。要成為一位「接受美學」中所說的「有知識的讀者」(informed reader),甚至「理想的讀者」(ideal reader),我們不僅須先理解作品的文本「說了什麼」,還須探索此文本是「如何說的」,最後更須進一步挖掘「文本的意義」。且唯有如此,才能從「理解」的層次進入「詮釋」的層次。換言之,批評家在詮釋與評價一部作品內涵時,一方面是站在一虛擬的「作者」角度,去思維著作品應有的、實有的寫作策略。另方面,作為批評者、讀者與接受者的他,亦企圖從審美的結果上,逐一評估寫作策略與寫作作為之實際效應;並嘗試於文本的解讀與批評過程中,反應文本「具體化」與「實在化」的效果。

         在這一點上,一個批評家所裝備的作為一「有知識的讀者」的背景,是極為重要的。作為「讀者」的批評家,在面對作者的「召喚結構」(structure of appeals)時,並非被動式地接受或「鏡子」式地反映,或填充式地照單全收,而是帶著自己原有的審美期待視界去接受文本,並結合了「敘事者」、「角色」、「情節」、「讀者」等各種不同視角所形成的整體系統,去發揮想像,填補空白,以建構文本的意義,並具體地分析作者在戲劇藝術上的作為與審美效應。當批評家將自己的閱讀,從接受美學所謂第一層「感知性閱讀」,提昇至第二層「詮釋性閱讀」時,他不但扮演了「理想讀者」的角色,並在爾後的文本閱讀中,產生一種鉅大的附加影響力。這種經由「批評」而「引導」或「設定」讀者的方式,展現了評論家與藝術家相結合下的一種美學企圖。當然,對於文本「召喚結構」所可能產生的審美效果來說,「填補空白」的方式既然並非是唯一的,另外的歷史時刻,亦可能創造出另一種「理想」的閱讀,而「接受」的歷史,也必將因此不斷地開展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s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