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漢語方言地理的歷史背景

周振鶴  教授

日期﹕13.11.2000

現代漢語方言地理簡況

   對於現代漢語方言﹐現在通行的是七大方言的說法﹐即北方方言(官話方言)與吳、湘、閩、粵、贛、客方言。或有曰﹕晉語可獨立為一方言﹐徽語亦可算一方言。又有說贛客可合為一個方言。五十年代又有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與閩北二方言者。但目前還是以前述七大方言為說.語言與方言之間無絕對界限﹐亦有人主張吳、閩、粵諸方言可算作語言。但學術界一般亦不作如是觀.北方方言分佈面最廣﹐從東北到西南﹐有數億人使用﹐其中西南官話分支通行於湖北(除東南角)、四川、貴州、雲南四省及湘西北、陝南與河南南緣﹔下江官話分支通行於蘇皖二省的江北地區及江南的九江至鎮江的沿江地帶。其他南方方言隻分佈在東南部。吳方言在蘇南(除鎮江以西)、上海、浙江﹐湘方言在湖南湘、資流域與廣西東北部。粵方言在廣東中部、西部和廣西東南﹔閩方言在福建(除閩西)、台灣大部、海南及廣東東部與西南沿海﹐贛方言在江西北、中部﹐客方言在贛南、閩西、粵北及湘、桂、川、台部分地區.這些方言如何形成以及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的分佈範圍﹐就是今天要講的內容。

漢語七大方言的淵源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移民活動產生了漢語南方各方言源頭﹐並形成今天漢語方言地理的格局。現代漢語的北方方言自然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及其後身漢族所用語言﹐經過數千年長期發展並受周圍少數民族語言影響的直接結果。

   南方方言中吳方言的源頭最為久遠.先周時代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遷移到江南太湖流域﹐可能是後來吳語的最早淵源。湘方言稍晚﹐源於今已不存的古楚語.楚族原來居於中原﹐殷末動亂時南遷至江漢流域﹐戰國時期﹐古楚語又擴散到湖南﹐成為湘方言的源頭.秦始皇統一海內﹐南逾五嶺取得兩廣地區﹐五十萬軍隊被派戌守此處﹐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應是今日粵語的先聲。福建本是閩越族的家園.東漢末年﹐大量北來移民從陸海兩路進入福建﹐因而從建安年間到西晉初年福建西北山地及東部沿海接連出現十三個新縣﹐原始閩語應萌發於這一時期。贛、客的出現最晚。中唐安史之亂以後的北方移民在江西北、中部形成贛客方言的共同源頭.

方言地理格局與歷代移民的關係

   一、北南向移民對方言地理格局的決定性

   作用漢語方言的地理格局是由歷史上漢人三次大規模南遷與一些中小規模的移民活動所造成的。推測在西晉以前﹐北方和南方方言的分野大致在秦嶺一淮河一線。當時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北方方言內部大約比較一致﹐而南方則存在各有特色的吳、楚、蜀等方言。

   第一次由北到南大移民發生在西普永嘉元年以後至南朝宋泰始二年。在這150年裏﹐從河北、山西、陝西及淮河以北的河南、江蘇、安徽和黃河以北的山東等地向南方湧來的流民達九十萬之眾。此數約佔西晉北方人中八分之一﹐又佔到劉宋人口的六分之一。這些流民集中在淮水以南至太湖、鄱陽湖、洞庭湖以北地區及秦嶺以南至四川成都之間.以上地域﹐單單蘇皖二省就佔移民總數將近一半(43萬)﹐江蘇有些區段呈高度集中狀態ㄐ慝晉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以東至鎮江一帶北方僑民甚至比當地土著居民還要多。由於遷徙時間集中﹐僑寓地區集中﹐僑居方式又多是聚族而居﹐因此北方方言必然要對土著方言發生衝擊。一方面使寧鎮以西北地區奠定了江淮官話的最初基礎﹐另一方面﹐又使鎮江以東原有的吳方言受到影響﹐失去一些原有的特徵。張籍《永嘉行》“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此詩說明﹕一是晉語(晉時的語言)與當時之唐語不同﹐二是南方才有晉語﹐而且隻有南人才會﹐北方已是唐語.張籍認為唐時永嘉人所說是晉語﹐其實他們說的是屬今吳語範圍的甌語.洞庭湖地區也要受到晉語的衝擊﹐產生西南官話的端倪。

   第二次大移民發生在唐代安史之亂以後。“自至德後﹐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乃置荊南節度使。”這是說明從湖北荊州至湖南常德一帶﹐因移民而增加戶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顯著增加﹐吳縣移民可能佔到全縣戶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增加還引起政區的增置﹐分潤州(今鎮江)置昇州(今南京)。又分宣州置池州。在江西﹐移民數量也很大。贛東北的饒州戶數淨增四倍之多。洪州增三分之二﹐吉州增五分之一。由襄州沿漢水南下經郢、復至鄂﹐諸州戶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連移民路線都斑斑可考。這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在洞庭湖地區﹐奠定了西南官話的基礎.到達江湘者﹐則產生了新湘語的萌芽。江西北中部則出現贛客語的共同源頭﹐將吳語區與湘語區隔開來﹐因此今日南方方言地理的雛形也經出現.唐末黃巢起義使部分人移入閩贛山區﹐為客方言的產生準備條件。

   中唐以後產生的藩鎮割據至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長達三百年﹐對方言地理的形成起了強化的作用。亦即﹕北方移民對南方不同地區的方言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地區差異性又由於各地人民長期生活在各自為政的分裂局面中而更形加強。吳越、吳(南唐)、楚、閩、南漢諸國及其前身的節度使轄區對吳、贛、湘、閩、粵方言區的形成顯然有不小的作用。

   第三次大移民發生在北宋靖康之難對至蒙元入主中原之時.其中最重要的是靖康元年至紹興十二年(1126-1142)間的移民。陸遊《鸛肋編》說﹕“建炎之後﹐江淮、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偏滿.”換句話說﹐今東南各省﹐甚至遠至福建、廣東都有北方移民﹐其中比較集中的地區是“二浙”﹐即蘇南浙江一帶。《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四方人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更加密集的移民區則是從蘇州至寧波一帶﹐故又說﹕“平江(今蘇州)、常、潤、湖、杭、明(今寧波)、越(今紹興)號為士大夫淵藪﹐天下賢俊多避地於此。”當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裏.“切見覽安府自累經兵火之後﹐戶口所存才十二三﹐而西北人以駐蹕之地﹐輻輳駢集﹐數倍土著。”這樣集中的移民對語言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杭州與蘇州都一度出現杭音與北音﹐蘇音與北音對立並存現象。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演化﹐蘇州的北音已經消融﹐但杭州的北音因移民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而頑強保留到今天。《七修類稿》說﹕“(杭州)城中語音好於他處﹐蓋初皆汴(開封)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與汴音頗相似。”故杭州城裏從明朝至今一直是吳方言區裏的一個特殊的方言島.大約因此次移民散佈面比前兩次要寬﹐除蘇
 南浙北以外﹐對各地方言特徵的影響不如前兩次深刻。但具有特殊意義的是客家方言的逐漸形成。閩西、贛南的移民部分更遷往粵東北地區﹐於是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因為與北方方言隔離開來﹐成為客方言形成的良好地理環境﹐並在日後使梅縣成為客方言的中心。

   第三次大移民還造成西南官話向廣西的傳播。《元一統志》載﹕“邕人語言類襄漢.”說明邕州(今南寧地區)方言與襄漢(今湖北中部)相似。今天南寧地區通行粵語﹐而元代是行西南官話的。

   二﹐東西向移民對方言地理格局的補充性作用

   元代以後﹐自北而南的大規模移民活動不再出現.東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兩樁﹕江西向湖南移民從五代開始直到明清之際﹐持續七八百年之久﹐使湖南原有的湘語發生質的變化﹐由近而遠帶上程度不同的贛語特徵而湘東地區可以算作贛語範圍。

   福建向廣東、海南移民大致也從五代開始。蘇轍說﹕“余居海康……﹐其耕者皆閩人也。”福建山多田少﹐在中唐以後又接受大量北方移民﹐如閩南的泉州元和時期比天寶年間戶口多出50%﹐因此人口過飽和現象很快突現﹐向廣東移民不可避免。首先向鄰近的潮汕地區遷移﹐而後向西擴散﹐越過珠江三角洲(因為這裏早已由操粵方言的漢人所開發)﹐進入粵西南沿海地帶到雷州半島﹐再到海南島.也有直接來到海南的﹐那往往是經商失敗的閩人。在兩宋之際與宋末金、元相逼之時﹐更是大量湧來。從地方志和族譜記載來看﹐福建移民的原籍多是興化(今莆田、仙遊)、泉州、漳州人﹐他們將莆仙方言與閩南方言散佈在海南島和廣東省兩端的近海地帶﹐並在珠江三角洲留下了一些閩方言島.此外﹐還有東部各省向四川與雲貴地區的移民。元末﹐湖北地區發生紅巾軍起義﹐不少人避亂或隨紅巾軍入川﹐因此入川之湖北人尤其是麻城人最多。明初政府對四川進行移民﹐也以湖北籍人為主。明末清初四川經過二三十年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破壞﹐人口大減.清政府積極向四川移民﹐以湖廣藉人為大多數﹐所以有“湖廣填四川”之說.因此今日四川方言實際上是兩湖地區的西南官話向西遷移的結果。元、明兩代及清初接連�
 �_向雲南、貴州地區派去大量軍隊。實行屯田制度。包括隨軍家屬﹐四百年內﹐移入雲貴地區的人口達百萬之多。今西南地區留下的帶有屯堡旗營等字的地名就是當年軍屯的遺跡.清代中期﹐在四川人口逐漸增加以後﹐又有大批移民在政府鼓勵下遷到雲貴地區.兩次移民使雲貴地區的漢語方言納入西南官話的體系中﹐但與四川湖北方言又不盡一致﹐某些地方帶有江淮官話的特徵。

   三、其他方向的移民活動

   清代康熙以後由大陸向台灣的移民。康熙22年(1683年)以後﹐台灣入清朝版圖.海禁開﹐福建廣東人民開始向台灣移民。到1811年﹐除土著外﹐台灣人口有190萬人﹐四分之三世紀以後﹐更達到230萬人。移民主要是閩南沿海的福佬人和來自粵東山地的客家人。兩者比例在日本侵佔初期是四比一﹐所以今日台灣以閩南方言為主﹐並雜以客家方言。

   清代後期至現代由關內向東北的移民。本來康熙以後東北辟為禁區.但清末東北逐漸開放﹐人口迅猛增加﹐1904年總人口已達1700萬.但二十世紀前期人口增加更快﹐1930年﹐已增至3430萬.四分一世紀中翻了一翻。因此東北方言是語言大面積轉移的典型例子。這裏不發生移民與土著語言相互取代或融合的問題﹐而純粹是佔據與填補.今遼東與遼西方言的差異﹐大體反映了山東移民與河北移民取不同道路闖關東的歷史事實。

   客家人多方向的分散移民活動。向台灣﹐向湘贛交界諸縣﹐或遠至四川。還有到廣東沿海至廣西﹐形成許多客家方言島與方言小區。

--
魚者﹐鱗甲也﹔雙魚者﹐雙甲也。


 [m [33m※ 來源:‧水木社區 http://newsmth.net‧[FROM: 59.66.82.207] [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s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