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多小時的精神震撼後,回程的路上,我一直無法闔眼,即便閉上雙眼,那場始終未散的戲也會無法克制的在腦中不斷上演,劇中角色的臉孔、對話不斷在腦海裡穿梭著,其中,以金士傑的五號病人、盧燕的老年顧香蘭、年輕顧香蘭、徐偃玲的江紅、教授這幾個演員演出的角色最讓我印象深刻!

五號病人:
無論是在戲或劇本中,這個角色都讓我覺得他已經對所謂的『生命』不再具有熱情:一個垂死無救的人,一個妻離子亡的人,生命中的另一個精采,江紅,也因自己的執意「追尋」而分離;卻在追尋了許久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的一切,就如江紅所說,「就算知道了又能夠如何呢?」五號終究是在透過串聯與追尋許多謎的解答後,了解一切與自己生命相關、不相關的事件間的因果關係,但那又改變了他生命中的什麼呢?顧香蘭和他的未來又能改變些什麼?他們仍然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五號病人似乎就是在這樣的思維、這樣的個性下,對生命似乎真的沒有熱情,所以,他才會在第一幕賴梵耘扮演的醫生角色試圖和他對談時,說出「『留著用』是有時間的人才會說的話」 ;而他在戲中追尋的過程中,似乎也已對生命的熱情失去期待,否則他不會在杜象城堡裡怨天尤人;回到醫院後,他也不曾去想像未來,只是不斷寫記事本,但他究竟在記事本中寫下什麼呢?雖然賴聲川導演並未點明,但我猜想應該是紀錄著他的故事,或者還有顧香蘭的、江紅的…其他人的故事吧?!
飾演五號病人A的朱宏章,和演五號病人B的金士傑,相比之下,我比較喜歡金士傑演的病人B,能放能收,在這部戲裡,他和盧燕演的老年顧香蘭,表現出一種內斂的精采,舉手投足都不覺得是在演戲,只會覺得他就是那個角色!他把五號病人回憶陳述自己故事時,那種對生命熱情若有似無的淡陌表現的讓人忍不住揪心,有種沉沉但卻抓不住的痛在心底泛開。

醫生小梅:一個醫生也許真的最顧忌的就是感覺,畢竟,醫生若是放了太多感情下去,往往會對很多事情無法釋懷!如同她進醫院的第一天就失去了四個病人,那樣的無助感,卻無法在她試著從堂姐身上找尋麻痺的答案時,得到了個近乎無解的答案:麻痺是需要時間的!之後,她詢問堂妹如何「輔助瀕臨死亡的病人」,因而得知<自他交換>以及<聽病人說故事> 這兩個方法。我覺得,那似乎也可以說是一個對自己專業突然失去信仰的醫生,為了重新建立自己身為一個醫生的專業立場,而尋求的自解方式,她藉此幫助五號病人回溯生命,發現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智慧,或許是她感情用事,也或許是不願讓五號病人,或讓自己,在他死前留下遺憾吧!

關於五號和江紅之間的情感,
曾和坐在我身邊的觀眾一起討論〈我和她都是自己一個人來看戲的,彼此都是陌生人〉,
我們一致覺得他們之間沒有那種情侶間的激情,但也覺得這樣是比較合理的,
因為這兩個角色都提到,自己害怕掉進一種關係裡頭。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都覺得兩個人應該是在一種強自壓抑的情況下相處的;
我甚至覺得這兩個角色之間存在的情感,與其說是愛情,
不如說是一種近似對對方、對彼此處境的同情,進而產生莫名的親近感,
感覺上比較像是立場不同(五號想要藉由旅行追尋,江紅則是如隱士般將自己安置在法國打工的小餐館、空間極其狹隘的小公寓房間中,逃避過去),
但對生命同樣失去以往熱情的「同伴」關係,
是否人會在孤獨久了之後,自覺或不自覺的想要接近和自己磁場相近的同伴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s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