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龍教授訪談錄之九: 應用語言學

 

問:您在應用語言學方面做過許多研究,您能否說說如何進行語言的應用研究?

 

答:我常常想,我們不能坐在兒怨天尤人,抱怨人家不重視我,沒有提供足夠的工作條件。我們應該自省,我為社會作了多少貢獻。從歷史上看,任何一個學科的建立和發展,都是由於社會的需求所推動的,不管是人文學科還是社會科學。當年文字、音韻、訓詁為什麼熱起來了,南北朝時代注家蜂起,韻書編了多少種,就是為了讀古書,讀古書在那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先秦到兩漢,語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現在覺得先秦和兩漢好像是鄰居,實際上中間隔了好幾百年,跟宋元到現在差不多。為了研究前代的經典,不得不去研究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這傳統的小學也是社會需要鼓動起來的。如果對大量的社會需求漠不關心,你怎麼叫社會來支持你的語言學?所以,我們應當多為社會服務。從應用研究過程中也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語言現象,發現許多本體語言學的新課題。比如說對外漢語教學,以前不教不知道,現在教了就發現很多問題,教中國人學漢語和教外國人學漢語很不一樣,不容易,有很多地方甚至教錯了;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效果很差,學生也不滿意,問題在哪,這就是實際向我們提出的問題。物件變了,他們沒有這種語言習得的基礎,他們在接受一種新的語言的同時,也在接受一種新的文化。我們如何切應物件的實際安排好教學?這就是應用語言學的新課題。你說“打掃衛生”的說法不好,動詞跟賓語不相應,但是社會生活中就這麼說,你就得去理解,我們的動詞跟賓語的關係本就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是及物跟不及物的單一關係。再比如“我吃調羹,他吃筷子”,也可以說;“我說英文”就是“我用英文說話”。所以,要重視應用,實踐可以檢驗我們的理論。還有,推廣普通話的語言政策,這個度怎麼掌握?要不要給方言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不同的方言標誌著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語言政策如何兼顧到這些問題?這也需要去研究。有的地方普通話普及得快,方言消失得也快,這是好事,但有沒有不利的一面?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問題,適當地開展調查研究,適當地調整語言政策,這也是應該做的工作。應用語言學還有許多課題要做的。有人說你現在是不務正業了,是雜家了,我說這是社會的需求,我們能夠做得到的,這也是一種貢獻。我想我的學生應該廣泛涉獵,既重視理論也要重視應用,互相切磋,共同學習。經過若干年後,我們就可以為語言學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這是我一貫的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s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